小兒科專科醫師、家醫科專科醫師、小兒神經專科醫師、前北榮小兒科主治醫師

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

阮醫師建構整體、有效的全人身心整合+腦力認知復原治療的臨床寶貴經驗:創造「腦力全面復原」的有利條件,恢復腦神經正常功能

台南雙寶的高學歷智慧爸媽,親眼目擊大腦功能、運作改善、千真萬確的治療效果
1.2015/04/14  臺南 雙寶的媽 
   我的雙胞胎兒子現在兩歲半,去年11被診斷出發展遲緩,進而接受早療及職能治療。看似正常的兩個孩子,「為什麼會視而不見、聽而不聞?」查了資料才知道,發展遲緩或自閉症是因為腦傷,腦部運作出問題,所以才會對外界的刺激,無法有效接收到,並做出該有的反應,而造成不理人、沒情感、活在自我世界、無法獲得學習等狀況。這的確是個非常讓人絕望的事情,無法像一般疾病,能藉著吃藥、手術等醫療行為來治癒,醫生說只能藉著教育,也就是早療來改善。也就是說,我的兒子們要治癒、恢復正常像一般孩子一樣,是遙遙無期,看不到未來的孩子還小,早療未必願意配合他們常常眼裡只有教具玩具,並沒有看老師,更別說跟老師互動。我常常看老師認真的指導圖卡或操作指令,但我的孩子根本就不聽不看,只顧唱自己的歌,做他自己要做的事情。看到這情況並不難理解,就根源(大腦運作)出問題,孩子接收不到教導,是要怎麼學習?機械性的操作是有進步,因為不需經過理解,就跟訓練動物是一樣的。但會發現,在認知上就是無法突破。我問老師,經過早療的孩子,最後被治癒的多嗎?老師說不一定,而且是用結果論來回答我。老師說如果有恢復正常,就代表是後天造成的(可能是刺激太少、親子互動太少),如果沒恢復正常(就是必須進特教班),那就是先天造成的(自閉症、先天的智能障礙等)代表,早療根本無法徹底治療我的兒子它只是沒辦法中的辦法。若是大腦運作有問題,再怎麼學習與訓練,一定會有它的限制,哈!真的很絕望!

    不放棄的我努力上網查資料,發現了阮醫生的欣安診所。一開始會質疑,但越去了解這治療的方式,會發現這一切都有其理論基礎,是有根據的包括糖球真的能記憶訊息,且水經過振盪會有水之記憶效應等。這是個走在醫學前端、未來醫療趨勢的治療法,且它主要是治療問題的根本!沒錯!這就是我想要的治療,只要大腦運作功能恢復正常,孩子對外界任何的刺激都能接收到,自然在理解上、認知學習記憶、跟人的互動,就能隨之改善。這方面的專業問題,阮醫生很樂意分享,也努力在推廣中。只要請教他,阮醫生都會很熱心仔細的說明,還分享了一些書籍給我參考。既然這治療是有所本,且也看到不少成功案例的分享,就算路途遙遠又需全額自費,我也要給孩子這個可以被治癒的機會,畢竟孩子的未來是無價阿!

    目前我的兩個孩子快做完兩個療程了,且進步是讓人驚喜的。一個關鍵的進步是,他們很容易就注意到我們,只要旁邊沒有更強的刺激物(電視、聲光物品),互動上就幾乎不成問題。我只要在浴室喊「哥哥要洗澡囉」,在客廳的哥哥就會自己走來浴室;只要口頭說「弟弟換你喝牛奶了」,在房間的弟弟就會自己跑來餐桌。一些日常生活很輕鬆就能跟他們溝通,當然,這才是能學習的開始。

    再者,對特定事物的固著性,莫名降低很多:不再只玩輪子;計算機玩個幾分鐘,只需我口頭說要收起來囉,他們就會自己拿給我,不哭鬧;玩開關時,只要我發出警告的聲音,他們馬上能收手,有時還會開玩笑回我說「打屁股」;他們能了解到哪些行為是我們所不喜悅的,而非像以前一樣眼裡只有讓他們固著的事物,且拿掉還會瘋狂哭鬧。這若不是自身腦部運作功能改善了,我不相信只憑外界的教育能扭轉這情況。且我也質疑「長大自然就會好」這個說詞,這無法做實驗,成長也無法重來,萬一沒好呢?

    因為孩子能順利注意到我們,感受到家人對他的微笑、鼓勵跟愛,自然變得有情感,眼神不再空洞,笑聲變多、變得開朗,也有自我存在感,兩人會爭寵、撒嬌討抱,也越來越頑皮,會故意要惹我們生氣,然後露出超燦爛的笑容。外出也會一直注意我們在哪裡,不再自顧自亂跑,還會主動牽手。

    而最近,令人驚喜的事情發生了,兩個兄弟似乎進入了語言爆發期。哥哥突然會指認並說出一些動物,弟弟會的則是一些蔬果及數字。兩人也會指認並說出身體器官、會說再見,也很愛唱兒歌跟念謠。雖然發音很不正確還需要矯正,但認知有所突破就很令人歡欣鼓舞了。當然早療也功不可沒,只是問題的源頭改善了,外在的教育才更能發揮其果。

    另一點是阮醫生特別提醒,我們才發現的,就是睡眠障礙。其實兩兄弟的睡眠都算還可以,順利的話,白天能睡1-2小時,晚上能睡9-10小時。但仔細觀察,才發現常睡不安穩,或白天撐著不睡。沒進入深度睡眠,蓋個被子或關掉電扇就醒過來,這都會影響腦神經的發育跟修復。對孩子而言,睡眠比吃飯還重要得多,先睡飽,更有精神吃得好。既然白天哄睡常失敗,那就配合他們的睡意時間,就算吃飯時想睡,也讓他們先安穩睡飽再吃飯。睡得好,對這類孩子來說,真的非常重要,也急迫需要。

    我相信我們的努力再加上配合阮醫生的治療,孩子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。我們會持續讓孩子接受治療,尤其把握這黃金治療期。感謝欣安診所的醫療團隊。


2.2015/07/12  臺南 雙寶的媽  
  雙胞胎兒子現在兩歲九個月,開始治療至今七個月了。自從兩歲半開始語言爆發,突然會指認並說出物品名稱後,兄弟倆的辭彙量持續增加中,且發音也越來越正確。他們甚至能配合CD,把兩本兒童短念謠全部背起來。他們當然認不得國字,但看著念謠本的圖畫,能正確的說出該念謠的標題。這兩本念謠是從他們出生後就開始聽,本想藉著多聽來刺激語言。但先前因為他們腦部的問題,似乎真的接收不到刺激,所以就沒再聽好一陣子。是直到兩歲半發現他們的語言跟物品配對上了後,才又開始每天播放。配合念謠本,他們似乎終於了解念謠的內容,愛不釋手,沒想到就背起來了。

  兄弟倆目前處在仿說期,叫他們說什麼就能配合說什麼,這在認知學習上真的是一大幫助,教育他們也更有成就。不過他們在「自我表達」上還是不會使用語言。我看過一篇文章,有些自閉患者沒有自我意識,沒有自我存在感。雖然我不知兒子們在這方面的狀況如何,但我想既然他們不會,我就直接教他們把「我」加在需求上的對話:「我要喝牛奶」、「我要關電扇」、「我要玩計算機」,要做任何事情前,要求他們照著這樣說一次。現在只要遇到相同情境,他們大部份能主動說出「我要(做什麼)」,接著說「謝謝媽媽(或其他人)」,由我們說「不客氣」作為結束對話。有文章也提到自閉患者在對話的內容,其實是用背的,無法真的理解意思。這方面的話,只能期待持續反覆的對話練習,配合生物能共振治療,未來能幫助兒子們突破囉,這也是我讓孩子們持續治療的原因,因為一般外面的常規治療(早療、語言治療),有其學習理解上、患者能力上的限制,不然就不會有自閉患者了。

  透過「謝謝(某人)」的對話練習,兄弟倆在稱謂稱呼上也有所進展。弟弟準確度是還不夠,還會叫錯,但他能注意到周圍每一個人,並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個稱呼,完全不再有早期視而不見的情況。哥哥則是百分百精確,現在很愛玩點名遊戲,喜歡看著人叫該人的稱謂,該人就必須喊「有」,連看到不常見面的曾祖母,也能主動叫出「阿祖(台語)」,真的很開心他們跟外界的連結,「自己跟他人的關係」的概念終於發展出了
  在社交互動上,兄弟倆也是有所成長。哥哥喜歡用「嗨」的方式跟每個人互動,只是因為他還不會主動使用其他的互動方式,所以曾經出現一直笑咪咪的對別人說嗨,一直說不停的狀況。弟弟則是出現開心的打人動作,運用拍打別人,來達到跟他人初階的互動。雖然必須糾正並教導正確的互動方式,但其實我很開心,我知道這是每個小孩在互動發展上的第一步。且兄弟倆以往的互動是以平行遊戲為主,也就是各玩各的,彼此不太干預,也不會合作。但最近兩人變得很麻吉,超愛一起玩,互動零距離,自創出很多動作上跟聲音上的模仿互動:一起爬床的欄杆,一起吹氣身體往後退再雙腳跳著前進等,總是一起玩得很嗨。這也讓我看見希望,期待他們不久後也能順利擴展到跟其他同儕能共同遊戲互動。


  這是兩兄弟目前現況,除了原有的早療、職能跟語言治療外,今年八月兩兄弟也即將讀小幼班半天,增加同儕互動的機會。期望配合持續的生物能共振治療,同時在內與外,治標與治本雙管齊下,能幫助他們有更大的突破與進步。屆時再與大家分享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